翻页   夜间
酷米中文网 > 红楼翰墨 > 第九十一章 拜会坐师殿试开始
 
  三月初五,陆璟会同葛寅和李逸,一同拜会徐经年。

  如今徐经年算是今科中榜的三百士子的坐师,自有科举以来,坐师和门生的关系颇为亲密,坐师一般会大力提携自己看重的门生。

  当然皇上并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因此殿试后,会试中考的贡生就会摇身一变,成为新科进士,被冠以天子门生。

  但皇上毕竟只重视殿试中成绩优异的进士,对于大多数人都是直接忽略,因此大家对会试的坐师相当看重,不少人都需要靠坐师来提携。

  徐家住在涯石街,左右住的都是朝中的大佬,左边是工部左侍郎王昌彦,右面是通政使司副使周琅。

  陆璟三人到时,徐府角门处的墙边,已经停了十几辆马车。

  葛寅笑道:“怀瑾,看来我们来迟了。”

  他倒是没想到现在还不到巳时,徐大学士还未下朝,就有那么多人前来拜见。

  “估计昨天人更多。”李逸苦笑道,他倒是想趁人少时再来拜见,可如此一来显得太过怠慢,担心引起徐大学士的不满,便想着隔天一早来拜见,不曾想已经到了这么多人。

  “依我看此时刚刚好,也不会不显的突兀。”陆璟说道,林如海和徐经年交好,他自然要低调行事,省的落人口实。

  李逸感慨道:“徐大学士久在御前,深受皇上恩宠,徐府门第又极高,以后再难有登门的机会。”

  “这次能光明正大的登门拜访,谁不想给徐大人留一个好印象。”

  随后三人向徐府的管事,报上各自名讳。

  守门的管事这几天已经接待几十上百个今科士子,已然轻车熟路,忙命人将三人引到客厅落座。

  此时徐府偌大的厅堂内,已经落座二三十人,徐大学士还未下朝,这些人都老老实实的坐着,或闭目养神,或和身边的士子低声交谈。

  众人看到陆璟三人到来,也未起身,相熟的几人也只是点头致意。

  陆璟三人寻了相邻的三个座位,依次坐好,少顷,便有小厮前来上茶。

  未过多久,又陆续来了十几人。

  直到巳时二刻,徐府的管家走进来,向众人施礼后,笑道:“今日朝中有事耽搁,老爷下朝有些晚了,劳诸位公子久候了,实在是招待不周。”

  众人不敢怠慢,忙起身回礼,纷纷说道:国事为重,在此等候本就是应有之义,倒是他们叨扰了。

  未过多久,换下官服的徐经年,施施然来到正堂。

  众人忙起身拜见,徐经年示意众人落座,又命人重新上茶。

  徐经年搭眼一瞧,今天上午来拜见的几十个士子中,只四五个年岁较大,其余都不过三十岁上下,其中还有几个年纪轻轻的,心中比较满意,态度也温和了不少。

  他久在官场,对官场各种规则烂熟于心,今科会试一榜的十个人,大多在三十岁上下,若是背后有助力,都能取得不错的成就。

  尤其是赵贤,苏允,陆璟三人皆在二十岁上下,若是好好提携,用不了二十年便能成为一朝权臣。

  当然依着元雍帝的性子,年轻人极有可能会被皇上故意打压。

  徐经年对于一些年纪较大,潜力有限的士子,只是勉励了几句。

  对于比较有潜力人,则点评一番其会试的文章,甚至当场出题,让其作答,以示亲近之意。

  陆璟低调的混在人群中,拜见一番后,也被点名答了一题。

  约莫一个时辰后,徐经年按照惯例,留众人吃了一顿简单的午饭。

  饭后,众人都提出告辞,徐经年也未挽留,只是交代众人用心准备殿试,便让众人离去。

  不过却将陆璟单独留下,惹得其他人一阵惊奇,不过看陆璟年纪,心中都有些了然,当然不少人心中多少都有些嫉妒。

  徐经年对陆璟倒颇为亲近,简单和陆璟聊几句后,随后说道:“你那一房的房师推荐你为头名,三位副主考中也有两位荐你为会元,不过都被老夫压了下来,你心中可有怨言?”

  陆璟忙拜道:“大人也是为学生着想,学生自不会有怨言。”

  徐经年点点头道:“少年得志于前程无益,老夫看你文章颇为练达,便不忍毁了一个好苗子。”

  他在御前多年,对元雍帝的性情多有了解,若是一开始便点陆璟为会元,到殿试时,恐怕元雍帝还会给压一压,于陆璟殿试名次不利。

  “学生多谢大人替学生考虑!”陆璟谢道,心中对徐经年颇为好感,他行事本就低调,自然不愿意在虚名上出风头。

  徐经年笑道:“你能明白就好,乡试名次落在一榜已经够了,关键还在殿试。”

  “学生谨记大人教诲。”陆璟谢道。

  随后徐经年又指点陆璟殿试中的注意事项,便让陆璟离去。

  三月初九,距会试放榜已有七天,京中的士子已经默默的走了七八成,也没有过多的告别宴会,都是打声招呼就告别离去了。

  剩下的一两成举子,要么是京畿附近的人,要么是想留下来,看看今科殿试情况,当然也有不少无颜面对家乡父老的举子,不肯回乡,在京中继续租赁房子,打算在京中备考三年。

  林如海当初在姑苏收拢的三名举子运气不好,皆名落孙山,三人中的林顾和林青选择返回姑苏,打算三年后再战京师。

  林琛已经年过四十,即便三年后能中,一辈子到头最高只能升到五六品之境,因此他听从林如海的建议,派人将家人接入京师,成了林如海的幕僚。

  三月十五日,殿试开始。

  殿试是层层科举考试的最后一步,殿试名次很大程度上,将决定考生仕途的起点和终点。

  殿试名次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出身,不仅能获得状元,榜眼,探花的荣誉称号,还能于奉天殿前唱名,于长安街上御街夸官,最重要的是一甲三人直接受封,进入翰林院任职,状元任从六品的修撰,榜眼和探花任正七品的编修。

  二甲人数不等,赐进士出身,三甲人数亦不等,赐同进士出身。

  排名二甲和三甲的进士,若能选中庶吉士还好,还能在翰林院继续进修,三年后,会进行考核,成绩优异者留任翰林,授编修或检讨,正式成为翰林。

  其他的人则被派往六部任主事,御史,亦有派到各地方任官。一般来说不论是外放还是在六部任职,大多都是正七品或从七品。

  未考中庶吉士的二甲和三甲的进士,则需要先在六部观政三个月,三个月后才能授官。

  有关系的还能靠着一些关系,在京内谋份差事,否则就只能外放,任地方县令或县丞,基本上难有再返京的机会。而且只能从正八品或从八品起步,运气不好的,甚至要落到九品。

  殿试前一天,鸿胪寺的官员已经在保和殿,设置好了御座、皇案、考桌,同时排定了考生的座次,礼部亦印制好的考卷和答题的笔墨纸砚。

  这一日寅时未过,天还未透亮,陆璟等人便被带到保和殿前等候。

  众人皆是神情振奋,跃跃欲试,心中迫切想要完成鲤鱼跃龙门的最后一跃。

  因殿试不会罢黜考生,只会将会试的名次,根据本场殿试的成绩,进行重新排序,且殿试只考策论,这就让很多擅长策论的考生欣喜不已,历届科考中,有不少人凭借殿试脱颖而出。

  卯时一到,钟声敲响,保和殿的大门,在一众士子的瞩目下缓缓开启。

  三百贡生皆是紧张不已,心头都提着一股劲,想要在御前好好表现。

  殿门开启后,首先是官员入场,六部尚书及左右侍郎,督察院左右御史及左右都御史,内阁大学士等官场大佬在一众士子崇敬的目光中进入大殿。

  官员进场完毕,礼部的礼赞官便来到一众贡生面前,高声宣道:“宣元雍乙未科贡生进!”

  考生们在礼部引导官的带领下依次进入保和殿,分左右站在官员的身后。

  待众人站定,执礼太监一番唱奏,元雍帝缓步而行,出现在众人面前。

  众人立刻行礼参拜,元雍帝令众人免礼后,便面色严肃的简单说了几句话,算是勉励下方的三百士子。

  不少士子在聆听圣训的过程中,身体激动的不断颤抖,几乎昏厥过去。

  陆璟虽然也是第一次目睹天颜,但心中只是稍微波动一下,便恢复平静。

  庶几,元雍帝演讲完毕,亲自将皇案上的试题启封,然后递给徐经年。

  徐经年手持试题,神情严肃道:“元雍八年,乙未科殿试开始!”

  随后一些无关的官员退场,只留下六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督察院左右御史和礼部的一众官员。

  礼部的左右侍郎陈莒和许博,带领礼部众人充当监考。

  三百士子在监考官的安排下,一一找到自己的座位,待众人依次坐下后,礼部礼赞官开始点名。

  点名完毕后看李尚书点头,便开始散卷。

  散卷完成,徐经年率众人起身赞拜元雍帝。

  一系列流程完成后,三百士子便开始答题。

  元雍帝立于大殿正前中央,一脸威严的扫视着诸多考生,观察着这届考生的表现。

  其身后的六部尚书,督察院左右御史,内阁大学士等人,也开始关注他们认识的考生。

  陆璟一路表现的都是中规中矩,很是低调,因此也不引人瞩目。

  他拆开桌上的题目后,看到题目是:“钱者,人君之大权,御世之通货也。公私上下,并苦乏钱,百货不通,人情窘迫,谓之钱荒。钱荒物贵,极于今岁,何以解?”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