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酷米中文网 > 天选之国1620 > 第275章 明朝应对后金谣言
 
  崇祯八年,明朝的京师里终于流传起关于后金汗族的谣言了,意料之中的,朝野上下对此非常感兴趣,各种不同版本的传言层出不穷,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有趣话题。

  而大明朝的至尊,年轻的崇祯皇帝也通过锦衣卫了解到了这个谣言,随着舆论的发酵,他也越发重视起来。

  “大伴,这建奴奴酋一族果然是前宋皇族之后?”崇祯皇帝对着自己的心腹大太监王承恩问道。

  “皇上,此事只是一个传闻而已,老奴不敢置喙。”王承恩说道,“只是奴酋对此事的态度颇为耐人寻味,既不禁绝也不澄清,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朕也是很疑惑这一点,不说奴酋有什么想法,就是朝中反应也是吊诡,竟然没有一点此事的风声!”崇祯说道。

  涉及到朝廷的事,王承恩很知趣的闭口不言。崇祯见他如此,也不便继续讨论。

  说道明朝的决策制度,很让人无语,内阁和皇帝之间的沟通互动非常没有效率,大朝会完全是一个仪式,谈不了什么具体事情,内阁只有建议权,而司礼监秉承皇帝的旨意进行批红,决策往往非常单调,让地方在执行的时候无所适从。有些执行人员看着那些晦涩难懂的旨意不禁摇头,还要不停的揣摩上意。

  比如这一次的谣言,朝堂不提出,内阁不建议,皇帝自己就不好意思就这个议题询问内阁,事情就只能拖下去了。

  此事又拖了一段时间,终于有一个御史上疏风闻此事,该御史在奏疏中严厉斥责了建奴奴酋扰乱视听,诬蔑前宋皇族的行为,建议朝廷予以严惩。

  而内阁在这份奏疏上的票拟也非常简单,就是:应当予以禁绝几个字,没有一点内涵,让崇祯皇帝看着也是摇头。

  谁都知道,这件事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仔细挖掘一下能有很多的东西,但在这个决策体系和事情的敏感度上,最后的内容就是如此啊。

  崇祯皇帝无奈找来当朝的内阁首辅温体仁,最近崇祯对温体仁还是比较满意的,主要是朝局控制得还算平稳的原因吧,除了财政稍微艰难点,其他倒没啥难受的。

  “温卿,这份奏疏你怎么看?”崇祯让王承恩把奏疏递给温体仁,温体仁连忙扫视一眼。

  “皇上,这建奴奴酋真是大逆不道之辈,竟然碰瓷前宋皇族,真乃不知廉耻。”温体仁正色答道。

  “那温卿以为此事肯定是子虚乌有了?”崇祯问道。

  “那绝对是子虚乌有,皇上您看,从靖康年间到现在,都已经五百年了,奴酋还能扯到皇族身上,这不是天大的笑话么?”温体仁说道。

  “这只是建奴那边的民间传说,跟奴酋没有关系吧?”崇祯说道。

  “这谣言初起,跟奴酋应该没有关系,但任其自由传播,这奴酋绝对是有意的。”

  “那他的想法是什么呢?温卿能试言一番吗?”崇祯继续追问道。

  温体仁一看,今天不拿出点真东西,可能皇帝还不让走了,“皇上,奴酋可能从两个方面进行平衡,第一是平衡其治下汉人和夷人的势力,臣听闻建奴治下汉人数量逐渐增多,在奴儿干都司那边都有汉人在开垦,这个谣言是汉人而起,盲目打压不利于对汉人的治理;第二呢,就是平衡和朝廷还有团社的关系,团社不是号称是前宋遗民之后么,可能这种似是而非的谣言有缓和关系的内容。”

  “至于说真相,那反而不重要了,象奴酋那样寡廉鲜耻、不敬祖宗之辈,这就无所谓真实不真实了。”

  崇祯皇帝缓缓点头,“温卿说得很有道理,但是内阁这边有什么应对之法吗?”

  温体仁施了一礼,“皇上,臣的意见嘛,就是静观其变,最近辽西没有什么战事,这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崇祯皇帝又想说什么,但硬生生的止住了,他本来想提出借这个台阶跟建奴议和的事情,但是却碍于面子说不出口。

  而温体仁是个人精啊,一看崇祯的神态就知道他的想法,但是他也没有提,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谁先说出来将来可是要承受舆论的烧烤的,还是管住嘴巴为妙。

  当下也不吭声,君臣尬聊一会儿,温体仁就告退了。

  大明朝现在的压力非常大,国家的财政收入连年下滑,但是辽东战事的耗费就像一个无底洞,多少钱都填不满,国内的开支也捉襟见肘,为此,户部开征了三饷,以弥补朝廷开支,但是这三饷征得不多,但民间受影响很大,主要原因是明朝低下的行政能力导致,上下官吏再扒一层皮,百姓就苦不堪言了。

  辽东的战事就是大明朝不断流血的伤口,崇祯皇帝做梦都想把这个伤口堵住,而从现状来看,剿灭建奴遥遥无期,看来议和将是唯一途径了。

  原来黄台吉想的是明朝士绅阶层可能会暧昧,但崇祯皇帝一定会死磕到底,这样来拉扯明朝内部的矛盾,达到自己的目的,谁知来看,崇祯皇帝并不象朱元璋那样的,他并不怕前宋皇族这一名号对其皇权的影响,相反,满朝的官员做出了同仇敌忾的表现。

  但是崇祯皇帝怕承担责任,这议和的风声一出,势必引起轩然大波,很多人会站在道德高地鞭挞这种论调,反正他们站着说话不腰疼。

  做为一个圣明的皇帝,那是不可能有一丝丝的污点的,而满朝大臣谁又是傻瓜呢。

  经过上下勾兑,这一封关于建奴奴酋是前宋皇族后裔的谣言的奏疏,被崇祯皇帝留中不发,而关于谣言的讨论,在朝廷越来越弱,但是在民间却乐此不彼,连带着对建奴的仇恨也掉下去一些。

  黄台吉也没想到,这个传言竟然搞了一回公关,挽回了一些舆论形象,真是意外收获。

  今年对黄台吉来说也是一个收获的一年,他终于把林丹汗耗死了,漠南草原上的蒙古部落也没有了后顾之忧,便一门心思的倒向后金,并且热河觐见黄台吉,热河是原朵颜三卫的地盘,以这里的蒙古部为首给黄台吉上了尊号“博格拉彻辰汗”,正式承认后金的统治。

  而可以预见的是,黄台吉将来对漠南草原的统治会更稳固,和另时空不一样,现在因为和团社之间的贸易往来,后金非常富裕,也有足够的财政支持来拉拢漠南草原上的各部落,而这些部落也不是白吃,他们能提供廉价的羊毛再替后金政权赚钱,草原经济在这里进入了良性循环。

  现在后金甚至能拿出更多的钱来资助明朝国内的流寇,给他们提供较好的武备和训练,让他们去给明朝捣乱。

  新鲜出炉的博格拉彻辰汗黄台吉在接受完蒙古各部的觐见后,开始准备回到辽东,为了秋季举行大典,黄台吉已经在热河度过整个夏季,热河的夏季比较凉爽,比起沈阳来要舒服不少。

  热河之所以称之为热河,是因为此地有一处温泉,冬季时分,冒着热气的温泉流入河中,让整条河水雾缭绕,热气腾腾,故被称之热河。

  这一天,黄台吉刚泡完温泉,穿一袭褐色长衫,召见从山西刚回来的李永芳。

  由于岳托现在得到黄台吉重用,而且后金国族精于行政工作的人屈指可数,所以岳托非常繁忙。

  现在岳托已经领贝勒衔主抓后金户部和兵部之工作,这可是相当于嘉华国财政部长和国防部长之角色,足见黄台吉对其的信任。

  那他负责的对明朝情报和统战工作就没有精力去管了,于是推荐了李永芳来负责,李永芳对此工作也是兢兢业业、不遗余力。

  “大汗,最近山西的义军队伍遭受重创,高闯王的队伍在平阳与泽州之间的山区被山西巡抚卢象升的抚标营打崩,麾下数千人被俘虏,残部一百余人逃脱,高闯王仅以身免,在闯将李自成的护送下进入陕北地区;而八大王部在汉中竟然和同是义军的曹操部火并,八大王部数千部下被曹操八百余人打崩,八大王仅逃出二百人,窜入豫北山区;义军神一魁部在我们的支持下战胜宁夏的明军,呈现颇佳的战力,现盘踞在盐池附近。”李永芳跟黄台吉介绍明国内部的形势。

  黄台吉大惊,“什么?这义军和义军之间还火拼,这是怎么一回事?”

  “这曹操作为一部义军,现在不干正事,竟然迷上了人贩子的职业,拿了团社的回扣,赚了不少钱,势力扩张得很快,这八大王窜入河南以后,被左良玉击败,就流窜到了汉中,但是汉中可是曹操贩卖移民的关键路线,八大王见状便威胁曹操,要曹操拿出钱粮来资助他,最后一言不合,双方便打了起来。”李永芳解释道。

  “唉,一群鼠目寸光的人,他们的共同敌人是明朝的官府啊,怎么自己竟然为了些许蝇头小利打了起来呢?”黄台吉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